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方志理论研究
立足创新创优努力提升史志工作水平
信息发布时间:2008-1-30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

  一、立足创新创优,打造精品志书

  史志办作为记录一个地区各项事业历史发展变化的专门机构,主要职责为存史、教化、资政。近年来,县史志办围绕打造精品志书这一目标,努力在创新创优上下功夫。一方面坚持工作理念创新。坚持以“人性化、艺术化、精品化”的新理念指导修志实践。这一新理念是在编纂《微山年鉴》(2001~2002)中总结而成的。“人性化”即以人为本,突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微山年鉴》(2001~2002)在记叙部门单位时,既注重反映部门单位行业特色,又注重反映部门单位员工的风采与业绩,达到了既见事、见物、见人,又见精神。同时新增了“重点纳税功勋企业”栏目,突出企业家和企业为县域经济做出的贡献;“艺术化”即在注重志书“存史”作用的前提下,突出志书的可读性。为此《微山年鉴》(2001~2002)中新增了“微山书画摄影名人”栏目及微山湖风光风情图片和剪纸图片,集中展示微山文化成果,增强了志书的可读性;“精品化”即高质量、严要求,严把编纂出版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志书的文化品位。每一部志书从材料收集、文章起草、校稿审核、装帧设计等各个环节,都实行严格的首办负责制,每一个环节都组织史志办人员、聘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评价,力求志书文字最精、图片最美、设计最好。《微山年鉴》(2001~2002)的出版发行,受到了上级史志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荣获全省优秀年鉴“综合”、“框架设计”、“条目编写”、“印刷装帧”四项特等奖,是全省惟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年鉴。近两年来县史志办始终坚持以这一新理念为指导做好志书编纂工作,为打造精品志书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坚持工作机制创新。退休史志人员具有丰富的修志经验,较强的编稿能力。聘请他们编写志稿质量高、效率高。为此,县史志办长期聘请了3名退休史志人员作为特约编辑,采取按稿计酬与发放生活补助等办法,让他们积极参与志书编纂。为保证志书的精品化和艺术化,县史志办还聘请了山东画报社资深摄影家去微山湖区拍摄风光风情片和为各行各业拍摄工作照片,丰富了画面内容,给读者以审美愉悦。目前县史志办已积累各类高质量照片、图片5000余张(幅),为志书图片的选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营造和谐环境,培育团队精神

  县史志办围绕营造和谐工作环境,坚持从管理制度硬约束,向更高层次的文化软约束过渡,在单位内部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努力培育团队精神。一是着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县史志办主要领导同志立足全局,着力促进和维护单位的团结和声誉,带头做到不利团结的话坚决不说,不利团结的事坚持不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在维护大局中做到单位全体人员同心同德、步调一致。领导同志坚持做到时时处处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体贴人,千方百计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营造出了风正气顺、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二是着力激发职工最大工作效能。坚持多表扬少批评,有失误单独沟通,激发每一名工作人员的最大工作热情、工作效能。在承认“人的能力有大小、各有所能”的前提下,实行编辑负责制,尊重编辑们的个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搞末位淘汰制,以人性化管理,达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的和谐管理局面。改变原来论职排辈的做法,不拘一格、大胆启用新人,仅今年以来就有2名同志由编辑提任为副主编。特别是2004年,为编纂出高水平的《微山年鉴》(2001~2002)志书,县史志办工作人员以“知难而进、不懈追求”的执着与坚定,克服交通不便、严寒酷暑等诸多困难,上山下湖,风雨无阻,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100余个单位部门,为编纂好年鉴收集了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和谐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团队精神,锻炼和打造了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作风务实的干部队伍。去年县史志办有两名同志被市、县评为优秀工作者,史志办党支部也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

  三、找准角色定位,服务经济发展

  县史志办始终把服务于经济发展作为首要工作目标。2004年以来,先后编辑出版了20余万字的《微山县民营企业家风采》、《山光水韵微山湖》风光摄影集、《微山年鉴》(2001~2002)等志书。为编纂出一部具有微山特色的名篇佳志,县史志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翻开书就能闻到湖味”的微山志书特色,在篇章结构上进行了很大改革创新,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反映微山县地理特点,如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等;突出反映微山县经济特点,如水产业、水运业、生态旅游业、煤炭资源等;突出反映微山县重大新问题,如体制改革、环保、通讯、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等。目前县史志办正全力以赴编纂出版《微山湖志》《微山湖风光风情大观》《微山年鉴》(2003~2005)《微山县志》(1991~2005),充分发挥志书存史借鉴、资政育人作用,为推进建设“全省经济强县、全国旅游胜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