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促进全省地方史志事业大发展 |
信息发布时间:2016-3-30 |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 |
——兼论新常态下挖掘推介齐鲁文化的有效措施
内容提要:“新常态”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都必须主动适应的新环境。在“新常态”下,史志工作如何适应、如何作为、如何创新,已成为史志机构和史志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新常态意味着新挑战、新常态意味着新机遇、新常态意味着新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史志,必须自觉研究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服务新常态,在新常态中做出新贡献。本文着重研究和分析,在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特点、如何定位、如何作为、树立什么样人才观等问题,以期对当前地方史志事业和齐鲁文化事业大发展有所裨益、有所启发。 关 键 词:地方史志 新常态 新定位新作为 人才培养
“新常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第一次提出的。它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再认识再思考,是对现实机遇和未来发展的信心把握,彰显出共产党人担当精神和治国理政智慧,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与改革开放前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意味着新挑战,也意味着新机遇和新发展。应当看到,“新常态”是当前地方史志工作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地方史志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自觉研究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服务新常态,在新常态中做出新贡献。 一、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工作的新特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工作,地方史志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赋予了地方史志工作新使命。地方史志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情况、抓住新机遇、促进新发展,成为一个新课题。在新常态下,围绕“为谁修志、修什么志、怎样修志”这一根本问题,”地方史志工作具有新的特点。 1、大环境:高层重视、地位突破。史志从业者都有体会,过去一说史志工作往往不被人重视,是“偏远”部门、是“角落”单位、是“冷清清”“无人问津”的人群。如今,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党的十八大后媒体报导地方史志的多了、领导讲地方史志的多了、地方史志成果重视的多了,地方史志机构为更多人所了解,史志人的胸脯双过去挺得更直了,史志事业也有了张扬自己的机会。在看到新常态带给地方史志工作新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的新挑战。 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十八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依法治国”。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动起来”。 修史用志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他指出,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李克强总理强调:“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修志问道,以启未来。” 2、主基调:依法修志、依规操作。地方史志事业工作新机制已经形成。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地方史志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目前,全省十七个市和绝大部分县(市、区)都制定出台了地方史志工作法规,标志着地方政府和史志机构履行职责,从“自己找事做”到“依规办事”、从向别人“要饭吃”“看脸色”到有了法律“尚方宝剑”保障这种“质”的变化。依法向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征集地方史志资料,依法审查志书,依法开发利用地方史志资源,已成为史志机构的重要职责和新常态业务。 3、主旋律:资政育人、服务社会。对地方史志功能作用有了新认识。与国史相比,地方史志更能准确反应地方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历史上的地方史志功能主要是“辅治”,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地方史志功能普遍解释为“存史、资治、教化”。当前,地方史志不仅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干部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参考,还要为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和国史及地方史教育提供素材,同时地方史志工作还要为地方旅游业、建筑业、文化产业及反腐败等工作提供服务。因此,地方史志系统应牢固树立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多在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作些文章,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中心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华文化兴盛夯实基础,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滋养。另外,一些历史书籍也会值得认真研究,如宋吕本中《官箴》、元张养浩《为正忠告》、明吴遵《初仕錄》等,都是从政者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4、大举措:开门修志、众手成志。地方史志资源利用出现新形式。过去,地方史志机构“关门修志”,十几年或二十几年修一部志志书,被嬉称为“一休(修)机构”“一年一见(鉴)”。一方面,自己做的事不被外人了解,另一方面外人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在新常态下,地方史志机构必须走出“书斋”“冷宫”,变“关门主义”为“开门修志”“社会参与”,广泛吸收社会成果、广纳社会人才;变“我的地盘我作主”为“资料共享”“主动服务”,主动加强与新闻机构、科研机构合作,宣传史志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同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站、微信等平台,将地方史志成果与社会共享成为时代特色。 5、大格局:开拓创新、勇于作为。地方史志事业出现新格局。创新是史志事业发展繁荣的永恒课题。过去地方史志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组织编纂志书,工作性质单一,工作领域狭窄,工作格局有限。而今,地方史志工作已经形成志书编修(包括地方、部门和镇村志)、年鉴(地方年鉴、部门年鉴)、旧志整理、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地情资料研究与用“六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大胆开拓创新。比如,地域文化研究,家谱、族谱的编修,企业志、行业志编纂,都是新课题新领域,如何进行指导、看样进行把关等,都是需要进行研究和分析。 6、大众化:通俗易懂、面向大众。地方史志研究与编纂,必须走大众化道路,否则就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当前应克服以学术成果、以研究成果、存史等为借口,将成果当作个人或小部分人“私有财产”的思想。李学勤先生主张:历史研究要“面向大众”,历史著作要力求“通俗化”。这一点,作地方史志机构与工作人员必须牢记。地方史志研究与开发,必须坚持为社会所用、为大众所用、为百姓喜欢,只有坚持这一点,其工作才会有动力、有价值,才会接受大众检验,否则必须成为“无源泉之水、无本之本”。 二、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工作的新定位 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工作必须准确定位。只有有“位”,才能有“为”;只有有“为”,才能更好巩固“位”。 1、把地方史志工作置于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推进。地方史志编修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法办事,这一定位必须坚定不够。要保证地方史志事业方向不偏离,发展才会有保障。要坚持正确方向,确保地方史志事业健康发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地方史志工作,努力编修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地方史志成果。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志,建立完备的地方史志工作法规规章体系,依法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史志工作,确保依法用志、依法管志。要严格依照《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和地方法规规章要求,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加强地方史志工作的督促检查,充分发挥法治对地方史志工作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 3、把地方史志工作置于服务经济社会大背景下推进。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加大对地方史志工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更好地发挥地方史志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加强史志机关与党政机关、高校、图书馆、博物馆、行业协会、企业、民间组织和社会人士的联系,加强人才互动交流,大力拓展资料搜集范围和渠道。建立和完善地方史志资料收集、保存和管理工作。加强地方史志信息化建设,实现地方史志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为社会提供便捷的地情信息服务。进一步推动地方方志馆建设,促进其规范化、制度化,将其建成地方史志和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对外交流中心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古人讲:“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地方史志横陈百科,纵述史实,记录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可以为认识地情、分析解决发展问题提供历史借鉴。当前,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尤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或地方发展战略,以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事务中,结合工作实际,主动作为,力争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好地方志的资政功能。 4、把地方史志工作置于改革创新大背景下推进。应当树立“大史志”观念,主动面向社会、走进社会、服务社会,持有开放的思想和思维。如果仅靠志书资源的“垄断”来获取生存空间和利益,那无疑是悲哀的和短视的。应坚决抛弃这种思想,坚持“开门修志”、“快乐修志”、“众手成志”思想,不仅要将整理的地方史志书、出版发行的各种书刊供社会使用,还要通过建立史志研究机构、健全地情网站等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各级“史志办公室”是干什么的、业务职能是什么、成果是什么等等,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写志、读志、用志和学史、知史、懂史,真正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同时,数字化是未来地方史志成果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优先考虑、优先发展。 三、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工作的新作为 从全省看,当前我省二轮修志工作进行关键时期,省市县三级年鉴工作成效显著,方志馆建设全面推开,乡镇志、名村志编纂全面启动,旧志整理成果丰硕等等。也要看到,地方史志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五不”上:市县镇(乡)村(社区)四级志书编修工作开展不平衡;志书编纂质量不高;史志机构不健全;史志工作创新力度不够;史志成果社会利用度不高等等。这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新常态下,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需要发挥好地方史志机构在挖掘、传承、宣传齐鲁文化方面的比较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持依法修志,搞好地方史志工作中长期规划。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史志工作者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坚持走依法修志路子,深入推进依法修志。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地方规章,为地方史志事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这些都是史志事业的基本规范,也是做好工作的法理法制基础。要树立法治理念、法治信仰、法治思维、法治意识、规范行为,纠正有法不依、违法乱为问题。围绕推进依法修志,要进一步完善已出台的地方史志法规规章,规范尚未出台的法规规章,使之更接“地气”、更有“朝气”、更有“突破”、更有可操作性,真正形成科学合理的法规体系体系。近期,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全国地方史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30)》,省市县三级史志部门应从实际出发,制定自身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制定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措施,使全省史志工作近期有目标、中期有规划、远期有远景,把地方史志事业真正纳入到依法修志、依法管志、依法规范、依法操作的轨道上来。 2、坚持规范严格,确保地方史志工作成果质量。修志工作有很严格的工作程序,也有其内在规律性,史志成果的质量决定着修志成果的生命力。要遵循修志工作程序、规范、规律。比如,在乡镇志、村(社区)志编修上,省里应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定可供参考的志书编修的框架设计,减少编修过程中的失误。同时,要把好志稿评议关,加大市一级对乡镇志、县一级对村(社区)志的统编统审力度,明确职责、强化监督、严格程序,把好政治关、设计关、资料关、文字关、审核关,做到不合规范的不准出版发行。在具体工作中,应做到质量至上、时间服从质量、效率服从效果,多出好志、出精品志,真正经得起历史、社会和人民的检验。以旧志整理为例,近年来,各地在旧志整理上出现了“一轰而上、泥沙俱下”的现象。旧志整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切实解决好“整什么”、“怎样整”、“整到什么程度”、“谁来把关”、“达到什么效果”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个“规范”来执行。只有解决好这几个问题,才能使旧志整理工作归于正轨,才能切实解决好当前旧志整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坚持开拓创新,确保地方史志工作富有活力。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活力和延续生命的根本途径,也是史志工作繁荣的保障。创新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史志工作创新,是基于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现在有三种思想应当引起重视:一是抛开传承,片面追求为了创新而进行创新;二是默守陈规,坚持守旧不创新,主张凡是传统的都是好的、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不能改变,不敢越雷池一步;三是史志事业是个别人、少数人的事业,他人不能越雷池一步。当前,史志工作应当将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获得生存发展新机遇。省、市史志机构应加强横向、纵向联系,通过研讨会、评价会、座谈会、推介会、现场交流会等形式,积极挖掘、探讨史志工作规律,不断拓展史志工作领域。同时,省、市史志机构应鼓励加强地方史志理论研究,加强方志学与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学科的关联性研究,积极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定期组织优秀方学术成果、理论成果评选表彰活动。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把修志工作向乡镇志、村志、乡规民约、家谱、家训、民间书信文书延伸。 4、坚持同步记录,确保为时代记忆、反应当代真实。社会在发展,人们的思想面貌、物质生活都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史志、年鉴编修应当与时代同步。但如何真实、准确、同步记录当今中国奋发有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主题。有人可能会说:隔代修史、生不立传。我们应当正确理解“隔代修史”,这概念并非是本朝本代的历史都由后代做,对于本朝本代的历史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纂修和记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史志工作应主动围绕“两个一百年梦想”、“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课题准确记录历史;主动围绕“齐鲁文化”工程、“乡村记忆”工程、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研究等开展工作;主动围绕地方重大发展战略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工作。具体到德州市而言,就要围绕“文脉”工程、“南孔北董”、“大禹”文化、“德”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研究工作;努力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在红色文化上实现“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目标,在地域文化发展上实现“区域文化高地”目标,在服务社会发展上实现同步记录、同步反应、同步体现文明发展历程。这几年,德州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探索,先后整理出版了《德州概览》《德州往事》等优秀成果,引起社会广泛反响。 5、坚持科学指导,走活全省地方史志工作一盘棋。我省二轮修志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全省的乡镇志、村(社区)志逐步启动,史志事业方兴未艾。面对新常态,史志工作任重而道路远。二轮修理志、乡村志质量如何,事关全局,必须加强宏观指导。省、市史志机构应积极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指导小组五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一纳入、八到位”要求,推动全省史志工作新格局;要敢于作为,及进指导、督促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工作均衡发展。 四、新常态下地方史志工作的新人才观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面对新常态,人才已成为制约地方史志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全省看,史志工作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不可忽视。省、市应加强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能着眼长远的优秀史志工作人才队伍。 1、积极培养和使用好“内才”。史志机构应当成为史志人才培养、成长的摇篮,不拘一格造就人才,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应当看到,当前全省各级史志机构人才成长环境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尚未制定出台“史志人才培养规划”,想成才、能成才、愿成才者并没有得到应有培养和关怀,造成人才外流、人才埋没问题不断出现。有的地方甚至对人才成长人为设置这样那样的限制,严重阻碍了人才培养。 一是要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加强史志人才队伍专业学历学位教育。从全省看,史志从业者大多是“半路出家”,有能力无专业、有热情无素质、有经验无理论等问题十分突出。通过与高校合作举办委托培训或学历教育培训、选派优秀史志人才到高校参加中长期脱产培训,着眼于长远,培养造就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在全国叫得响的优秀人才队伍。 二是要通过到上级机关挂职、跟班学习等形式培养人才。基层史志从业者眼界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工作质量。通过传、帮、带等形式,不断“充电”、“加油”,为全省有志于史志工作的年轻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和条件。 三是要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等形式,请专家手把教、面对面传授、心与心交流,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切实改变山东史志工作者队伍中年轻人才少、出类拔萃人才更少的问题。 四是要努力形成人人能成才、人人想成才氛围。打铁需要自身硬。书籍是构建灵魂的工具,也是戒除浮躁、归心宁静的最佳途径。应鼓励史志从业者自觉加强自身素质提升,自觉加强业务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读史籍,更好读思想史、哲学史、经济史方面的书籍。教育从业者,要在思想上爱岗奉献、精神上淡泊名利、行动上脚踏实地,排除名利行为和浮躁心理,坚守事业,修志问道,以启未来;要积极把握规律性、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工作需要。 2、善于发现和敢于用好“外才”。他山之石可攻玉。要用好高校高层次人才、研究机构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三支队伍。以旧志整理为例,这是一项困难、辛苦、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求整理者不仅要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还要有不怕困难、长期奋斗、默默无闻、淡泊明利、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整理者应当是那些熟悉本地历史文化风貌,长期潜心研究本地历史文化的专家、地方文化人、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这就需要我们积极用好各类优秀人才,采取“拿来主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外才”为我所用,“借鸡生蛋”。同时,大量的方志人才藏于民间,特别是那些从岗位上退下来的专家学者,史志部门也应挖掘、用好这些人才,使他们更好地为“我所用”。 3、创新环境和待遇留住“各类专才”。要积极引进、用好人才。从山东省来看,各级史志机构普遍存在着,专业人才缺乏与现有人才队伍年龄知识老化严重并存的问题,应在坚持“凡进必考”的前提下,尽量招考一批有真才实学、懂理论会专业、热爱史志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进一步充实史志人才队伍。要真正留住、凝聚人才。史志机构应创造条件,努力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成才环境,用好的制度留住人才、用好的环境留住人才、有好的事业留住人才、用好的待遇留住人才、用好的情感留住人才,真正使史志系统变成“史志人才之家”、“史志人才成长之家”和“史志人才集聚之地”。 (2015年全省方志理论研讨会 德州市史志办 夏传玉)
|
〖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