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口村志》编纂出版谈村镇志编修 |
信息发布时间:2017-5-27 |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 |
乔方辉 山东省菏泽市方志馆馆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地方志》2016年第1期) 《曹口村志》2014年3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同年年底再版重印。全书共12章66节,33万余字。内有各类表格53份,实物图片、人物照片200多幅,涉及人物1300多名,翔实记录了自明洪武元年(1368)至2012年年底645年间,曹口村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曹口村志》将全村600余年的乡土记忆和时代变迁在志书中全方位展示,其乡风文明也因志书得以廓清和提升。全志体例完备,版式规范,装帧精美,为普及和推广乡村志书的编纂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一、对编修村镇志的认识与组织领导 按照传统惯例,乡镇村志是省、市、县三级志书的延伸和补充,可谓一村之资料总库。一般来说,官修志书止于县一级,县以下的乡村志以前多为私修,且数量远逊于县志、府志。现存最早的村志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编纂的安徽池州《杏花村志》,且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目前,菏泽市现有5878个村委会、13996个自然村,村落承载着丰富、悠久而且深厚的华夏文明和乡土文化。随着岁月的流逝,乡村中珍贵的历史人文信息,已基本散佚或湮灭。从大环境说,而今的“乡土中国”,正面临愈演愈烈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和城镇化进程。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转型,其“背影”与其说华丽,不如说悲怆。农村空壳化现象日趋严重,一个个村落被拆迁,一批批村民搬离世代生息的故土,村落里积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人文信息,大多烟消云散。乡土记忆越来越在人们的脑海中淡出。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编修村镇志,全方位记录乡村状况及变迁,追溯乡土事物的由来,是挽救乡村文明、保留乡土记忆、为村民建筑精神家园的有效方式。乡村历史人文信息,亟须抢救性记录和挖掘。而村志之编修,是综合效应的一大抢救措施。从史学、民俗学或地方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村志的作用不可小觑。早在1964年,毛泽东曾说:“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村史。从研究最基层的历史——村史的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的历史基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而我们现在编修的各级志书,正是民族文化血脉的见证,精神家园的构筑。 当下,山东省第二轮市县志续修工作已普遍推开。在续修志书进程中,有条件的村镇和行政村不妨顺势而为,将乡镇村志的编修逐步纳入议事日程。青岛市崂山区已经进行全区同修村镇志的尝试,为大家做出了榜样和示范。同时,《曹口村志》的再版重印,更进一步证明村志编修的可行性。那么,村镇志应该怎样组织编修工作呢?笔者认为,村志能否修成,关键还是取决于村干部是否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否则,纵使村民的腰包装得再鼓,宅院建得再高档,祖坟修得再豪华,但在乡土历史文化的原野上,他们仍是手足无措的“失地者”;在精神和灵魂的寄托上,仍有无处依凭的感觉。与此同时,县一级党委和政府,对此也要有所鼓励和引导。而各级市县区史志部门更要与各个村镇党政领导人协调统筹,做好村志编修工作。 二、村镇志的体例 首先,地方志“事以类聚,类为一志,横排门类,横不缺项、纵不断线”的编纂原则,是在长期修志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上讲,村镇是县级行政最小的执行机构,政治、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建设都是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办理的,基本上遵照一般志书体例的要求去设章立目,这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但是又不能全部照搬套用,因为各个村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如山脉河流、物产遗迹等就不是每个村镇都有。《曹口村志》的体例设置,既体现了该村的特点优势,又全面记述了全村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这也是该部志书出版后深受人们喜欢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该志的正文部分设地理环境、人口、政治、经济、文教卫等类目。以地理环境章为例,其章下设地理位置、地质地貌、自然资源、村庄起源等5节;又在第三节自然资源下设水资源、土地资源、光照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等子目;在子目动物资源下,又设畜兽类、禽鸟类、昆虫类等5个细目。4个层级较好地体现了志书不同于其他书籍的篇目设计原则。 其次,志书条目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体例,是按历史时期与专题专记相结合的方式对志稿内容进行记述的体例。如《曹口村志》在对“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内容记述时,就采用了这种体例。所设目为: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民国35年、民国36年、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1963—1965年、1978年、1983年、2012年等9个阶段,通过这种体例把中国共产党在曹口村的地方组织建立与发展问题按历史时期记述。这样就使问题的记述有了连贯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至于县乡镇级机关驻地的乡镇,由于情况与一般村镇有所不同,县乡镇直属机关为了工作需要大多设立分支机构,乡镇政府机关的机构设置相对来说比较健全,可以套用县志的体例,但不宜全部套用,比较适宜类为一志的层次体例。 三、村镇志的具体篇目 志书的篇目,既是志书编纂的提纲,也是查阅全书的索引。因此,历来修志者对篇目设计都十分重视。首先,制定篇目应遵守横排纵写的原则。既要充分考虑纵写材料内容的多寡与子目的设置问题,又要注意对横排篇目的全部材料内容再进行横排分类,然后再在子目的基础上设置细目,最后形成篇、章、节的纵述结构形式。当然,村镇志也可省略篇的设置,像《曹口村志》那样直接设置章、节等。其次,村镇志篇目也要讲究门类齐全、归属得当、排列有序、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时代鲜明、特色突出等,要全方位地体现编者的政治观点与立场,努力记述乡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进行的土地改革、耕种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使读者能明显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凡是在全国、全省、全市,即使是在全县有影响的,都可以升格设章或节详细记述。如《曹口村志》在教育·卫生·体育·文艺章后,又将乡土文化单列为第六章,并分别设置村民箴言、民谣、歇后语、传说、农家小曲等7节内容,凸显该村厚重的乡土文化气息。最后,村镇志篇目的设置不要过细过全,应本着有啥写啥的原则。可根据本村镇自然、经济、社会的特点,采取较为灵活的体例方式。同时,篇目设置过细过全,可能会给编者造成困扰,导致个别篇目无材料无内容可写,只能搭凑一些套话空话,以此来填充和应付预先设置的篇目框架。 四、资料的征集与难题的解决 村镇志编修人员组成与程序。首先,一个乡镇或村庄要想编纂一部志书,必须先由乡镇村组建村镇志编纂领导小组,书记当组长,负责行政领导工作;同时挑选村内熟悉村情、村规、乡土文化和有文字功底的村民组成编写组,确定主编、副主编人选,负责村志的资料收集和稿件编写,县(区)史志办负责技术指导。其次,初稿完成后,要召开审稿会,听取村民和各方面人士对志稿的修改意见,直至达到出版要求,经村志编纂领导小组批准,由县史志办审查后才可以交出版社印刷出版。 走村串户深入挖掘历史资料。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祖祖辈辈聚居的村庄在逐渐消失,乡村文化遗产、乡土记忆等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家谱族谱、村史记事、家风门规等亟待抢救、整理、挖掘。调查人员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搜集、发掘历史和现实的人文资料,不失时机地将村庄文化载入史册。目前大部分村庄还没有建立档案,志稿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的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历史事件没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依据,需要我们想方设法进行寻访与考证。在调查中,一定要依靠广大村民,因为他们是本村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相关内容是否缺漏和属实,村民最有发言权。通过调查采访,寻根溯源,可以从中窥见自然地理的变化、人口村落的迁移、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风尚的传承等。 及时建档立目,以便资料整理归档。对于收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一定要及时整理建档,实行抢救性保护,如起源背景、历史典故、传承方式等。尤其是对寻访到的口碑资料,更要及时整理,并建立声像档案和台账,必要时要做资料长编,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及摄影等现代数码技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庄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影像记录并呈现这些承载农村历史、文化、情感的无形文化。这样不仅能帮助农村还原和珍藏这些来自祖先的记忆,更能够让更多人通过影像领略农业文化的魅力,感动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深厚内涵。例如,可以拍摄一些即将逝去的老建筑,也拍摄几处拔地而起的新建筑,可以拍摄在新老建筑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反映社会的变迁。这就是一份乡愁,或者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份共同记忆。这样的志书可以带给村民读者一些此时此地、正经历变革的乡村生活的面貌,并因此产生一份或陌生、或熟悉、或欣喜、或惊异的感受,以及关于家乡的回忆和想象。 多方筹集,保证编纂出版经费。在村级志书编纂出版资金筹集中,既要充分发挥经济基础较为厚实村镇的带头作用,又要照顾经济薄弱但有修志热情的村镇。曹口村当年主要是采取主编带头,在外工作的人员及本村企业共同集资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借鉴兄弟县市的经验,采取村集体自筹一点、乡镇(街道)扶持一点、县政府奖励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四点”方式解决村志编修经费。 |
〖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