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地方党史>党史事件
济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事记(一)
1978年~1989年
信息发布时间:2018-11-22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

 

12月  全区人民热烈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围绕这个中心,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口号,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会议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未能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使党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道路上来,从而把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3日晚,当全会公报发表后,全区人民热烈庆祝,坚决拥护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各县(市)、各单位都认真组织收听和学习公报。地委和各县(市)委以及各大单位收听公报广播后,都立即召开常委会或党组会,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向基层发出了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公报的通知。地、县(市)、社各级机关干部、职工都安排了专门学习讨论时间。全区组织工作会议、教育工作会议和各县(市)召开的会议,都立即转入学习全会公报。各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也都利用工余时间组织民工学习公报。通过学习讨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反映,三中全会是历史性的会议,公报是划时代的文件。 坚决拥护三中全会关于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坚决拥护三中全会关于加强中央领导机构所作的人事安排和有关措施,坚决拥护三中全会为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各项经济措施和政策措施。一致认为三中全会解决了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组织问题和理论问题,是全党全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全区随之掀起了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12月  取消“7.21”工人大学  “7.21”工人大学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谓教育改革的产物。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对《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的调查报告作了批示(后来被称作“7. 21”指示)。之后,上海机床厂为贯彻“7.21”指示,创办“7.21”工人大学。各地相继仿效,也办起了所谓的“7.21”工人大学。1976年底全区发展到了320所,在校学员7359人。学校起点低,课程设置少,师资不足,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大部分名不符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逐步取消了“7.21”工人大学,职工教育转为通过发展职工中学和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进行。

12月   地委副书记翟文孝离职。

12月   国务院批准成立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1971年4月13日,济宁师范学校和曲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合并,建立济宁地区师范专科学校,由地区革命委员会主管,校址设在原济宁师范学校。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山东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隶属省革命委员会。

本年  王兆俊、李玉佩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丁义禄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本年  全区国民经济状况  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不含滕县):工农业总产值21.2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9亿元,农业总产值8.34亿元。粮食总产量35.85亿斤,播亩单产369斤。地方财政收入1.43亿元,地方财政支出1.3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93亿元。人口534.91万人。

 


12345678910 > >>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