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
信息发布时间:2020-10-19 |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院 |
济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成立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中心办公室设在市艺术馆,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摸底、建立档案和申报等工作。至2010年,有祭孔大典、鲁西南鼓吹乐、孔孟之乡的梁祝传说等1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玉堂酿造技艺、柘砚制作技艺等48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64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基本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类别,各级项目名录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多次展览和展演活动。2007年,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回展走进济宁”。2008年,举办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项目传承人拜师仪式。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记忆——走近大运河》特别节目专程到济宁拍摄。2009年,举办曲乡艺海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展演活动。2010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专门以展示济宁市非遗项目为主题,济宁市非遗项目参加上海世博会山东周展演活动和首届全国非遗博览会。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齐鲁晚报》《文化周末》等新闻媒体作专题报道数十篇,与济宁电视台、市中区电视台、任城区电视台共同录制《家在济宁》《济宁记忆》《人文任城》等文化专题栏目,对济宁市非遗项目进行专题报道。市保护中心先后出版《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两辑,出版《泥土芬芳 艺术奇葩——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暨民间艺术家集萃》。
第一节 传统手工技艺
嘉祥石雕 嘉祥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氏墓群石刻,集东汉画像石刻、大隋开皇三年隋碑、五代后唐时期的石佛、金代刘宽墓的陵墓石雕、明代的曾庙宗圣殿立柱雕刻、清代的乾隆御碑、青山寺的石雕龙头等历朝历代遗留下来的石雕石刻艺术珍品,昭示着嘉祥石雕艺术的辉煌成就。石雕以天青石为主要雕刻原料,辅以大理石、花岗石、汉白玉等石料,作品以人物、石麒麟、石狮、石碑、石桌、石塔、石亭、龙柱、大型牌坊、仿古器皿为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平雕、影雕等。嘉祥石雕具有典型的中国北派石雕艺术风格,崇高威严、古朴浑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嘉祥县重视石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2004―2009年,连续举办6届“中国·嘉祥石雕艺术节”,建设国际石雕艺术大道和石雕艺术公园,促进了石雕艺术的发展,使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鲁锦 鲁西南民间织锦,即将有色棉线按照设计好的经纬,织成带有几何图案的家织土布,因其图案绚丽似锦,1985年,山东省工艺美术所将此产品定为“鲁锦”。在鲁西南当地,俗称“土布”“粗布”等。鲁西南民间织锦技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济宁、菏泽两市及周边地区,其中尤以济宁市的嘉祥县为典型代表。 春秋时期,嘉祥一带是桑蚕之地,纺织业十分兴盛。武氏祠汉画像中《曾母投杼图》所画斜织机就是当今立式织机的先祖。元明之际,棉花在山东大面积种植,鲁西南人民将传统的丝织工艺糅于棉纺,形成了民间织锦。千百年来,经过劳动群众的不断创造,这一技艺更加丰富完善,民间织锦已深深植根于鲁西南及周边广大地区。 鲁西南民间织锦织造工艺复杂,大小工序共72道,主工序有经线、闯杼、掏缯等9道,将棉花纺染成22种色线,织成1990多种富含民俗文化内涵的图案,种类繁多,寓意吉祥。
曲阜楷木雕刻 楷木雕刻是曲阜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术,有2400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是曲阜孔林特有的珍稀植物——楷树。楷雕制作工艺过程大体分为:送料、下料、布局(设计)、切、削、净地、锉梗、开相、修细、磨光、上蜡等。楷雕技法分为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四类。曲阜楷雕古朴简约,浑厚精细,取法正宗,形神兼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广博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曲阜琉璃瓦制作 曲阜大庄的传统琉璃瓦自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设窑烧瓦,在明清时期产品主要用于孔庙、孟庙、孔府、孔林等古建筑的修建和修复。曲阜大庄琉璃瓦制作选料精良,经过选土制泥、塑形、晾干、烧制等一系列的工序制作而成。主要产品系列划分为建筑艺术品、琉璃工艺品、园林建筑品。琉璃瓦起初只有金黄、碧绿两种釉色,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又开发出黑蓝等色瓦件,使琉璃瓦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尼山砚制作 尼山砚制作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因其石产于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而得名,是鲁砚重要品种之一。尼山砚的制作工艺主要有选料、设计、雕刻、刻砚铭、养护等工序。尼山砚石质坚细温润,色彩丰富,除传统的柑黄色外,还有豆青色、棕褐色、黄褐色。纹理细腻多样,除传统的褐黑色纹理外,又有水纹和山水画纹理。尼山砚的主要传统产品有松花砚、葫芦砚、古柏砚、竹节砚、古琴砚、书简砚、芭蕉砚等。在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尼山砚制作逐渐形成“粗中有细,细中含粗,运用自然,以求意境”的独特艺术风格。
微山湖渔家虎饰 渔家虎饰发源于微山县境内的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沿湖一带,并在山东省境内广为流传。它品种繁多,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渔家虎饰是集民间剪纸和刺绣工艺于一体的布艺品,制作工艺主要采用以布为原料的手工缝制方法,其造型朴拙可爱,色彩明快亮丽,形象活泼逼真,蕴涵着渔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渴望,是渔家妇女聪慧心智和艺术才能的体现,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
剪纸 剪纸是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平面镂空艺术。济宁剪纸世代相传,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以泗水县民间剪纸最为有名。剪纸艺术自产生之初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多与节庆、婚俗等民俗活动融为一体,是人们表达情感和祝福的重要艺术形式。剪纸创作从手法上可大体分为折剪类、叠剪类、刻纸类三大类。作品题材多样,多为充满吉祥寓意的图画或者文字,寓意丰富,是民俗学、考古学、民间文学等人文学科的丰富信息载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扶兴和毛笔制作 曲阜扶兴和笔庄的毛笔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清朝。 扶兴和笔庄注重以用笔者的感受制笔,选料精良,做工考究,经过五代制笔人的传承,制作技艺日臻成熟。使用此笔不论书画爱好者写哪种书体,画哪种技法,都能应用自如,受到书法绘画爱好者的赞誉。传统产品有“大、中、小白云”“书成换白鹅”等;新产品有用曲阜特有的楷木制作的“大中小狼毫”“瘦金”及烙有孔子像的“九支装套笔”等。
第二节 民间舞蹈
阴阳板 阴阳板是流传在邹城市东部山区的一种民间祭祀求雨舞蹈。相传古代某年,天下大旱,麦田焦透,人畜无饮。恰逢八仙巡游到此,看到民不聊生,顿生怜念。曹国舅命人在山上搭起神棚,将一棵柳树劈开,让两个青年人各持一半,赤足裸胸来回对击,又吩咐众百姓手举柳条朝天挥舞。即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地润物丰。人们欢呼跳跃,共庆喜雨。为感谢神仙,百姓依样模仿,载歌载舞。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阴阳板”。 古代阴阳板主要用于求雨祭祀,包括请神、祈雨、颂经、送神、夸官等内容。现代阴阳板表演则主要保留了舞蹈部分。阴阳板表演动作憨厚大方,粗犷奔放,又不乏细腻灵活。表演时,演员双手持板打击和搓击,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谓之“阴阳声”。其间掺杂杂耍动作和男女逗情动作表演,气氛活跃。再加上其鲜明的宗教色彩、简洁的表演装束、独特的演出道具、粗犷的伴奏音乐,充分展现了浓厚的鲁南地方特色,体现出邹城人民豪爽朴实的性格及特有的艺术审美观。
兖州花棍舞 “打花棍”在山东鲁南兖州、滕州一带已有近百年的传承史,传说花棍起源于叫花子乞讨用来防身的打狗棍子,在宋元时期,丐帮有用来习武或沿街唱曲时拍打手肩、敲击节拍用的竹竿。明朝之后,兖州一带的流浪艺人受到“打连厢”即“霸王鞭”的影响和启发,在竹竿两头装上钱铃和布头,发展成为今天载歌载舞、花棍叮当、声调欢快的民间“花棍舞”。20纪90年代,市文化部门责成专业人员开始对花棍舞进行系统整理,结合现代生活,适当加进新的动作和表演套路,在原舞蹈精神韵味的基础上,使舞蹈更具时代特点。 “花棍舞”是广大劳苦群众创作的一种与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舞蹈形式,反映了失去家园和生活资料的人们到处流浪,四处乞讨的生活内容。舞蹈中的肢体典型动作,就是当时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的艺术表现,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辛酸,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火虎 邹城市平阳寺镇的火虎表演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火虎诞生至今已有120余年。据老艺人周茂绪回忆,火虎是平阳寺村周家,由普通的舞狮表演演化改造而成。尔后逐渐发扬光大,在其鼎盛时期曾多次被外地邀请演出。后由于种种原因,表演中止了近50年。1986年,经邹县文化部门发掘整理,火虎表演于1987年重新焕发生机。火虎表演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天黑后,观众手举红烛以待。锣鼓响起,十几人围着点燃顶虎人和打虎人身上的礼花筋。打虎人首先出场,手提火棒,威武雄壮,气宇轩昂。绕场两圈念一段道白:“我乃十三太保李存孝是也!奉父王之命押运粮草。来到此山,闻听大虫伤人,延缓未进。忽听得耳边风声响动——呀呔!好虎!”这时火虎上场,双眼如炸,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鞭炮齐鸣、锣鼓节奏中,人与虎争持搏斗,相照相映,火花闪烁,光影交织。火虎时而跃起搏击,飞射漫天火花,时而疾行进击,洒下串串流星。“李存孝”将手中打虎棒舞成一条火龙,叱咤腾挪,与火虎打成一团。演员同时具有武术功底和舞蹈技巧,表演起来边打边舞,独具亦真亦幻的奇特效果,令观众眼花缭乱。由于礼花筋燃烧时间的限制,表演持续10分钟左右。火虎表演所表现的是一种热烈、喜庆、火爆、勇猛的精神,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不畏强暴,有祛鬼避邪的意思。
尚寨竹马 尚寨竹马兴起于邹城市中心店镇尚寨村,形成于明代,是由当地村民沿袭古代军事阵法改编创新而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尚寨竹马使用竹子为架,扎成马形。外罩绸布而成。马身系有绸带用以吊在表演者肩上,下垂绸布,从外面看来如同人跨乘在马背上。两队人马分别着红黄两色衣服行进到指定场地,骑者身穿号衣,分列两队,进退有序,号令严明,驰骋纵横,攻敌掠阵。表演时双方或鏖战不下,或奇兵突袭。战鼓紧催金角齐鸣。尚寨竹马是邹城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出劳动人民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第三节 传统戏曲 曲艺 音乐
传统戏曲 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是山东最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并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地处鲁西南地域中心的嘉祥县、梁山县、汶上县,是山东梆子的主要发源地。山东梆子是一个有4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是山东地方戏的“活化石”。山东梆子唱腔高亢,动作粗犷,场面宏大,表现力强。表演程式独具特色,动作粗犷,架势夸张。经常上演的剧目有600多个,剧目内容大多数是历史故事剧,为山东地方史、民俗学、方言研究提供大量素材。在今鲁西南地区,有许多山东梆子剧团常年参与广场演出、送戏下乡、节庆联欢、丰收庆典等活动,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平调 四平调属板腔体,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由淮北花鼓戏演变而成。因曲调优美悦耳深受群众喜爱。它遍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广泛吸收评剧、豫剧、京剧部分唱腔,形成“四句一合”的基本模式,故名“四拼调”。又因唱腔四平八稳,四句旋律一合,故易名为“四平调”。四平调产生于民间,以鲜明的宫调式为特征,主弦为六棱高胡,二胡、笙、笛、三弦作为其他配乐,内容主要反映农村生活。四平调的剧目繁多,传统剧目有《小八义》《金鞭记》《陈三两爬堂》等,现代戏有《收租院》《英雄母亲》等。
曲艺 端公腔 “微山湖端公腔”发源于微山县境内的沿湖一带,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乡人傩”,但迄今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端公腔”的历史文献记载,它的起源已无法考证,据传唐太宗李世民死后,为其超度亡魂的“端公”就请自微山。“端公腔”具体表现形态分开坛、展鼓、拜坛、请神4个环节,主要伴奏乐器为“羊皮鼓”。最基本腔调是以词代替腔名的“十字韵”和“七字韵”两种。“端公腔”演出剧目繁多、曲牌丰富、旋律优美,唱起来转换调颇为自如,是研究古代民间音乐的重要资料。“端公腔”演出剧目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篇幅较小的段子,如:《小秃闹房》;二是民俗性较强的中篇故事,如:《刘文龙赶考》《张郎休妻》等;三是传奇性较强的神话故事,如:10部神书《魏征梦斩小白龙》《五鬼昼夜闹皇宫》《唐王宫中许愿》 《袁天罡长安卖卦》 《老魏征拒诏入监》《魏九官九岁见唐王》《替父职九郎请神》《闯龙宫借马得鞍》 《魏九官巧得神鞭》 《唐玄奘西天取经》。“端公腔”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以说唱为主,同时夹杂着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武术、杂技、绘画、剪纸等表现形式,整个表演活动洋溢着浓郁的远古气息,有着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它承载着湖区许多重大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保留着濒临失传的湖区民间艺术及民间风俗,是微山湖区历史文化见证。 山东落子 落子,亦名“莲花落”,又名“咣咣书”,是一种起源于宗教,后过渡到世俗化说唱的民间曲艺形式。落子在山东省各地普遍流传,并逐步扩大到江苏徐州、安徽砀山、萧县等地区。落子演出形式较为简单,风格粗犷强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落子的唱腔规范性差,唱腔有较强的任意性,易受当地流行戏曲的影响。落子曲目较为丰富,除与宗教有关的曲目外,大多移植于其他曲种。短篇书目以生活题材为主,中长篇曲目多是移植其他曲种,如《白蛇传》等经典曲目。 山东渔鼓 据有关史料记载,渔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道教传人用来传道和做道场用的器具,后演变为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说唱艺术。鲁西南渔鼓有南、北派之分,汶上县渔鼓系鲁西南北派渔鼓的主要代表。渔鼓是地方戏曲的基础,是民间最早的说唱艺术形式,其在“道晴”“五鼓三板”的基础上吸收了柳戏流水板的上韵和柳琴戏的大甩腔,道白口齿利落,节奏明快,演奏方式简捷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形成唱腔高亢、节奏明快、随腔设韵、吐字清晰、慷慨激昂、优美动听的特色。 山头花鼓 山头花鼓是北路花鼓戏唯一保持原味的一支。最早山头花鼓戏在表演时坐板凳头、打围鼓、赶集、赶庙会、打地摊,两条凳子一领席便是舞台。原来一人或二人(分女角和男角,也叫内角和外角)对唱,演唱人化妆与剧中人身份不一致。女角额头顶一彩球,彩带后垂。上穿女花褂,下穿皱褶裙,脚穿花鞋。男角着装较随便,身侧挎鼓,双手执槌。后来受其他剧种影响,上台分角演唱,化装与剧中人身份一致。乐器也增加了梆子、锣等,演员不再操作乐器,唱腔也由原来的原板、快板增加了娃娃、序子、随哭腔等。山头花鼓是一种介于说与唱之间的艺术形式。唱的成分大,属板腔体,旋律性不很强。没有非常严格固定的旋律线和太大的起伏,可依词的自然音韵即兴变化演唱,但基本轮廓不变。 山东清音 又名“平调三弦”“平调清腔”,为山东稀有曲种之一。清末,由青州武大锣传至济南,再由其徒梨花传至济宁。1900年前后传入鱼台,流传久远,影响较广,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后因其曲调过于委婉,难唱大书,渐被琴书、坠子取代。主要板式和曲牌共有9种,分别是起板、评调、大清腔、小清腔、串子、大曲溜子、小曲溜子、平头、彩腔;伴奏使用扬琴、大阮、坠胡、二胡、木鱼等。经典剧目有起板《刘公案》、评头《白蛇传》、串子《盗灵芝》、曲溜子《雷峰塔》、溜子《合钵》、彩腔《三省庄》、大清腔《莺莺听琴》、平调《三省庄》等。
民间音乐 鲁西南鼓吹乐 鲁西南鼓吹乐是山东鼓吹乐的重要流派,是一种以唢呐为主要演奏乐器的民间艺术形式,早在东汉末年就有记载。鲁西南鼓吹乐主要分布在济宁市、菏泽市及周边地区,山东省嘉祥县是鲁西南鼓吹乐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1996年嘉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唢呐)之乡”。鲁西南鼓吹乐种类繁多,按演奏功能分为吹奏乐、祭祀乐和拜鼓乐三种形式。各大乐班各具特色、异彩纷呈。鼓吹乐曲目丰富,初步挖掘整理出传统曲目共200余首。鲁西南鼓吹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出剧目多次在群星奖评比等重大比赛中获奖。 邹城平派鼓吹乐 邹城平派鼓吹乐具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唢呐自金元时期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辗转多年,到清朝嘉庆末年形成平派鼓吹乐的基本特点。至民国初年,已有十几个班子活跃于鲁南及周边地区,以孙家班、张家班等乐班发展最为迅速。平派鼓吹乐演奏器具多种多样,但主要乐器是铜杆唢呐,它由铜皮制作而成,具有声音亮丽清脆、穿透力强、音域广等特点。其代表曲目有《哭长城》《哭五更》等作品近百首。在演奏风格上具有“平如行云流水、稳似泰山青松”的特点。 韶乐 《韶乐》是“五帝”之一的虞舜帝与其司法官皋陶合作歌词,由乐官夔配乐编舞合成并导演排练出《箫韶乐舞》。《箫韶乐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理深邃。《韶乐》演出讲究的是“八音齐全”,演奏要求是“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古代以《箫韶乐舞》祭祀四望,《箫韶乐舞》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和”字,乐以致心,寓教于乐。 泗水民歌 泗水民歌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灵活多样,曲调优美抒情,流利畅达,内容多为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理想期盼等。代表作有《裹脚苦》《廉大嫂翻身》《大辫子甩三甩》《打的鬼子可不轻》《送新军》等。泗水民歌由泗水人民口头创作、口头传承,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集体创作出来的。这些民歌朴实无华,委婉动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 软弓京胡 软弓京胡是流行在山东、河南、安徽和河北省南部的一种戏曲曲艺伴奏乐器,原名“胡琴”,最早也称“二鼓子”,因弓子是软的,主要用于京剧伴奏而得其名。软弓京胡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左右随着京剧的形成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从构造上讲,软弓京胡除弓子是软的外,其余部分均与京胡相同。在演奏上,软弓京胡不仅能模拟唢呐等乐器的音效,而且能模仿各种人声鸟唱、蛙叫虫鸣,演奏惟妙惟肖、美轮美奂。 小铜唢呐 小铜唢呐(简称小铜喇叭),用铜制作,其演奏已有200多年历史,演奏主要分布在邹城、滕州、微山、峄城、薛城、济宁市市中区等地。 小铜唢呐管体用铜制作而成,故称小铜唢呐。其演奏技巧,在民间大都为师传口授,几近失传。调式指法,由筒音作“sao”的,筒音作“ruai”的,筒音作“mi”的,筒音作“la”的,其演奏手法下八位变化较大,其音色明亮、清脆、高亢,其表现力既可演奏激情欢快的旋律,又可演奏委婉凄美的曲调。演奏曲目大部分是祖上传下来的古曲类,有“集贤宾”“青河会”“拾眼井”“凡调五五”“平调五五”“大桃红”“小桃红”“柳青娘”“月番平”“一江风”“叫句子”“柳子戏曲牌”等曲目。
第四节 民间传说
麒麟传说 麒麟传说主要流传在嘉祥县及其周边地区。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书说它“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罹罗网”。它是祥瑞神兽,与许多祥瑞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麒麟传说表达了人们向往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演化为一种民俗特色和文化现象,被专家学者称为吉祥文化,充满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珍贵的民间文学价值。
鲁班传说 曲阜不仅产生了文化巨人孔子,还产生了开启中华民族科技发明先河的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因为班与般同音,后世多以鲁班相称。鲁班在木工、建筑、生活用具、军事科学等领域都创造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发明成果。鲁班传说就是对于鲁班发明创造的过程和成果的记录,经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孟母教子传说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母亲仉氏,同三国时代的徐母,宋代的岳母,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教一人”,孟母教子传说生动地体现了母爱与教化的统一,在民间口头流传,经久不衰。 “孟母教子传说”主要包括“三迁择邻”“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孟子出妻”等。讲的是孟母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约礼成金等方面言传身教而不断完善孟子人格的故事。
闵子骞传说 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战国初鲁国闵家村(今山东鱼台王鲁镇大闵村)人。为孔子弟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闵子骞传说,主要突出了他的孝道,主要故事是《棒打芦花》。闵子骞的传说展现纯真至孝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孔子诞生传说 与孔子诞生相关的传说,包括:(1)人物传说,这类传说是从濒于失传的民间口头采录中抢救出来的。如:“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2)地方传说,如:尼山孔庙前有“智源溪”;(3)工艺传说。如“砚台沟”;(4)风俗传说,如尼山庙会。孔子诞生传说充满敬仰地为孔子的诞生编制了生动神妙的故事,也以传奇的色彩赞颂了诞生儒家文化创始人的圣地尼山。
柳下惠传说 柳下惠,名展禽,以学问和品德享誉四方。相传,2000多年前的一个寒冬深夜,柳下惠见雪地里躺着一位妙龄少女,看样子就要冻僵了。救人心切的柳下惠将女子抱到房内,抱着女子“为其取暖”,天明后,柳下惠护送少女返家。世人皆知柳下惠的品行操守,并无人怀疑他俩有苟且之事。从此,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就流传下来。兖州人民为纪念历史上的这位先贤圣人,在城内曾建“和圣祠”,世代敬奉。
颜子传说 颜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在传说中,他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从相貌看,他是豁鬓角,眼里有两个叠在一起的瞳仁。身材没有孔子高大。他天资聪颖,感中台星而生。拜孔子为师后,“总是白天专心听孔子讲道,晚上,用松枝麻竿照明攻读,常常通宵达旦。不管早饭还是午饭后,他总是第一个来到书院”。在民间传说中,颜子是智慧的化身。孔子以对联“狗芽菜上狗压菜”来考众弟子,只有颜子以“鸡冠花下鸡观花”对出下联。孔子又以“荷花莲花藕”再试颜子,颜子以“拳头巴掌手”作对,使孔子不得不称赞“颜回果然聪明”。在周游列国的路上,由于出了个假孔子化粮米的事,使真孔子反而化不到粮米,是颜子念了段真、假经,才借来了粮米。由于后人对颜子的崇敬,还有些传说把颜子极力神化。如《古小说钩沈》中的“颜回斩蛇精”“颜回知子贡必返”等。更有的传说把颜子说成是掌管文人生死的神。如《子不语》中的《颜渊判狱》,说杭州张某的灵魂被天帝捉去,因张是个秀才,交给颜渊审判定罪。颜子念其不是首恶,姑且减刑,5年内能改过可免死,不改再判死刑。
鸡黍之约 相传,东汉明帝年间,汝南秀才张劭在赶赴洛阳应举途中,与金乡范庄人范式夜晚同宿一店。夜间,张劭突然听到隔壁房间有人呻唤,就问店家“隔壁住的是哪个?”店家答:“是一个穷秀才,正在害时症(即现在的感冒),发烧很厉害,在此将死。”张劭说:“既是秀才,我去看他。”张劭就来到隔壁房间,见一人卧于土榻之上。张劭见房中书囊衣冠,也是个赴选之人,便尽力照顾范式,范式甚为感动。病好后,范张二人遂结拜为生死兄弟。之后二人同游太学。毕业时,正值重阳佳节,二人达成了一个君子协定,即重阳节“鸡黍之约”,隔期互拜尊亲。兄弟间你来我往,杀鸡炊黍厚待对方,多年都雷打不动,一直遵守。后来,范式辞官回归故里,因忙于事务,疏忽了重阳鸡黍之约。当他想起时,已不可能在重阳节这天赶到汝南。范式急得满头大汗,就对妻子说:“今天又是重阳节,该我去汝南赴鸡委之约,做人要讲诚信,我不能失约。我要让我的魂灵去赴约。”言毕,遂刎颈自杀,使魂灵如期去赴鸡黍之约。汝南人张劭得信后,念及范式为守信而死,在凭吊范式后也在其灵柩前拔刀自刎而死,人们把范张二人同葬在一起。范张二位贤士成为不惜用生命去践约的诚信典范。 汉明帝怜其信义深重,为励后人,改范庄为“鸡黍”,并下拨银两在鸡黍范式故地修坟建庙,即“二贤祠”庙和“二贤士”林。 “鸡黍之约”的故事始于东汉,《后汉书·范式传》《古今小说》《元杂剧》《喻世明言》等古籍都有记载。唐、宋、元、明、清历代诗人均有礼赞。如李白的“鸡黍之期,当速赴也”,苏轼的“君归趁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李商隐的“鸡黍随人没,蒲鱼得地生”等。范张重阳鸡黍之约的故事,对弘扬诚信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五节 武术
梁山武术 梁山为全国著名的武术之乡。梁山武术博大精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拳种门派相互学习借鉴、切磋提高,共同促进了梁山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据调查,梁山一带习练的拳术达十余种,其中梅花拳、子午门、太极拳、少林拳、佛汉拳等在梁山一带影响较大。梁山武术器械众多,除常说的十八般兵器,还有许多独创的罕见兵器,如镗耙、燕翅镗、拦马撅、五虎神钩、流星锤、九环锡杖、梅花坤棍等。
梅花拳 梅花拳是中国最古老的拳种之一,梅花拳古称梅花桩,因在百余根桩阵上锻炼武功而得名。桩高三尺三寸,随着练武人功力的不断提高,桩子也逐渐加高。由于时代变迁,加上栽桩花费较大,梁山梅花拳渐渐由在木桩上练习改在地上练习,但仍保持了原有的风格和练法,故又有“落地干支五势梅花桩”之称。梁山梅花拳练功讲究内外结合,内外兼练,形神合一,形气合一。其武术动作左右对称,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灵活多变。拳术与器械套路齐全,风格朴实、大方、威武,且以技击为重。
子午门 中国子午门功夫发祥于水泊梁山一带,是中华武术中的一大流派,与少林、武当、峨眉齐名。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名好汉啸聚水泊梁山,征战之余常与梁山北六工山建福寺方丈元通共同习练武功,经反复切磋演练,功夫日深,后经鲁智深、武松、燕青、时迁、林冲等人的研进,形成了子午门功法雏形。包括内功、硬功、轻功、徒手、对练、各种兵器,有近百个拳种、70多个器械套路、30多套内功功法,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圣拳 据传,赵匡胤后代将赵匡胤所习的老洪拳和文功静坐法相结合,发展演变为文圣拳。“文”字取意于文功静坐之法,“圣”字显其拳理高深。文圣拳传到清朝又有“杜家拳”之称。因动作稳健,无蹿蹦跳跃,五步之距即可练拳,于是又有人称之为“五步拳”。文圣拳包括文功、武功两部分,文武两功相辅相成。该拳造型古朴无华,运动量大,招招式式以气为本,以强身为主,有刚有柔,兼具技击性。拳术有头趟架、二趟架,器械有文圣六合大枪、九路梅花大刀、文圣剑,对练有二趟脱打、六合大枪对扎。久练此拳不仅力大身灵,攻防敏捷,而且对内脏器官也有强健之裨益,尤其对增加呼吸、消化功能更为显见。由于习文圣拳中长寿老人甚多,有“八十出功,九十不松”的说法,故人们又送它一个雅号叫“长寿拳”。
梅花桩舞狮子 舞龙舞狮是节庆活动中不能缺少的表演形式,相传源自明代,经过600多年的演变、发展,形成独具鲁南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龙的形制有青龙、黄龙,9节到13节不等。每条龙都由两班人马轮流舞动,大的舞龙队有100多人,小的也有三四十人。舞龙讲究配合,思想、动作、步伐一致,既要有力气又要显得灵活,体力消耗极大。舞龙的阵法主要有二龙戏珠、乌龙翻身、龙打滚、龙喷火、龙盘柱、卧龙等。狮子为北狮,造型粗狂霸气,表演动作舒展豪放,并掺杂杂技武术等技法,表现出狮子威猛雄强的气质特征。舞龙舞狮是民间社火的主要组成部分,年节“舞龙舞狮”包含劳动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其表演动作、龙狮造型和打击乐器,都带有较强的鲁南地域特色。
查拳 查拳是中华武术的优秀拳种之一,盛行于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山西,后遍及海内外,尤以在回民中流传最为广泛。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称。它以站桩开始、弹腿入门、套路求法、散打求真,循序渐进;以求艺度形的技艺特色,引导习武者逐渐进入刻意求真的练功境地;以提倡“习艺尚德,学拳明理,艺德并举,开拓思维,启发悟性”的查拳思想和独特的风格,潇洒的姿态,深受习武者的青睐。 |
〖打印〗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