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栏目>党史宣传>党史人物
革命赤子蒋典印
信息发布时间:2017-12-14 信息来源:中共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

革命赤子蒋典印

        蒋先灵

(一)

蒋典印,字信亭,梁山县李雪宅乡解庄人。1933年,她在王军平县立初级中学读二年级时,因经济窗难,被迫辍学争,经人介绍到戴庙小学任教。

有的朋友劝他“典印啊,你何苦当这个孩子王!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张之甫,县教育科长耿静庵,都是你咫尺相距的乡邻,你何不投奔他们门下,也好弄个一官半职!”蒋典印笑了笑,嗤之以鼻,“他们是什么东西!我怎么能跟他们同流合污泥!"

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蒋典印,涉足社会愈深,愈加感受到社会的不合理。他对鲁迅所著《狂入日记》,反复阅读琢磨,越来越认定,只有彻底改造这“人吃人”的社会,穷苦人才能从水深火热中怨脱出来。可是,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正当他苦闷、彷徨的时候,有个近房兄长,原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曾被派往江南“围剿”红军,而他却在同红军的接触中受到教育,逃回家来。蒋典印回家拜访,听他讲述在苏区的所见所闻:“打土豪,分田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红军秋毫无犯”……他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光明乡兴奋不已,连夜踏着月光奔向学校,对挚友说产共产党来了就好了!红军来了就好了!”

1936年5月,初夏的暖风吹着鲁西南原野。

深夜,戴庙小学的一间平房里,一盏小油灯,火苗儿闪耀着金色的光焰。劳累了一天的蒋典印,还在孜孜不倦地读书、思考。

“啪l啪l啪j”有人轻轻地敲门。

“谁?”典印问。

“我,董临仪。”外面回答。

“啊!老同学!"典印惊喜地叫了一声,连忙跑过去,开了门。老同学棺见,分外亲切,天南海北,开怀畅谈,从个人经历谈到民众苦难,从国际形势谈到抗日救国,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兴奋,一直谈到天明。此后,他们便经常在一起,探讨抗日救国的道理。董临仪向他推荐革命书籍,讲解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介绍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阐述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蒋典印直觉得一股强大的春风吹进了他的心扉,吹散了他心中的疑云。他向董临仪表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愿望。尔后,蒋典印介绍董临仪结识了北刘庄小学教员高明字、耿山口村的进步爱国人士耿忠诚、戴庄小学管理员谌祖江等。他们经常相约在-起,商讨抗日救国的问题。

7月,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赵健民以山东救国会负责人的身份,来到戴庙检查工作。经赵健民同意,董临仪介绍蒋典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9月,在董临仪指导下,蒋典印与高明宇经过精心组织,在戴庙小学建立了中共戴庙支部,蒋典印任支部副书记。该支部和董临仪直接联系,直属中共山东省委领导。它是梁山一带最早的党组织,在宋江聚义之地首先举起了革命的火炬,很快成为东平湖西地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核心。

为了动员人民群众团结抗战,蒋典印披星戴月,日夜奔走,不仅在比较知己的同学、同事中立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还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对更多的贫苦农民及开明土绅进行启发诱导,指明斗争方向。在斗争中,他十分注意掌握党的方针政策。1937年麦季,贫苦农民白发地组织起来,准备抢收王庄大地主王立朝的小麦,举行暴动。他认为这样做不利于党的统战工作,遂耐心说服了群众,阻止了这一行动。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支部决定,要积极在进步知识分子中进行党的发展工作。他首先想到了他的同班同学杨海岩,经常与杨海岩交谈对时局的看法,并约定,共同找共产党,谁先找到,就告诉对方。到了暑假里,他告诉杨海岩说:“我找到了。”于是,把董临仪介绍给杨海岩。在蒋典印的培养下,杨海岩的革命觉悟迅速提高,并经蒋典印和董临仪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蒋典印与杨海岩保持单线联系,给他交待任务,交待工作方法,亲自指导帮助他开展党的工作。

为进一步扩大党的影响,蒋典印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地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戴庙小学是东平九区中心学校,全区教师经常在这里集会。他就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和种种暴行。1937年6月,国民党县政府教育科举办全县小学教师训练班。蒋典印根据上级指示,与高明宇、展庆琅等共产党员及其他进步教师联合行动,舟、墙报,作演讲,大力宣传党向国民党五届三中金会提出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使参加训练班的大部分教师深受教育,明确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但国民党顽固派人士却鼓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论调。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困难当头,本应一致对外。我中华民族历来有反抗侵略的传统,祖逖北伐,岳飞抗金,戚继光驱逐倭寇,何等壮烈!我等作为炎黄子孙,理应效法民族英雄,以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情绪激昂,言词激切,令人感奋。

(二)

1938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全面的抗战炮声,隆隆的炮声李,传来了中共中央的呐喊:“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山东省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拿起枪杆、参加抗日武装,并派出一批共产党员到国民党部队去做统战工作。蒋典印奉命到原西北军将领石友三部一八一师开展统战工作,促使该师由消极抗日转为积极抗日。

党史,幼子尚在襁褓之中,妻子体弱多病,家庭需要照顾。昏暗的灯光下,妻子两眼含泪。蒋典印温存而又严肃的说:“别难过,我也很不愿意离开你们!我也是人,何尝没有个人系恋,何尝不想照顾妻儿?但是,现在不行啊!国家有难,抗日要紧,堂堂七尺汉,应志在四方,报效国家,怎能恋家不舍,只求个人苟安!”妻子深知他的倔强脾气,话一出口就很少更改。她抹去眼泪,一边为典印缝补衣服,打点行装,一边说:“这道理,俺懂。你去打鬼子,俺不拦。家里再难,俺应承。可就是这一走,啥时候才能回来?”典印深情望着妻子,说:“快!赶跑柜子,我就回来。”又转过脸来,端详着熟睡的婴儿,用手抚摸着孩子的头和脸,“好孩子!爹喜欢你!可打你们出世以来,爹还没疼过你。爹忙啊,你懂吗?明天,爹又要离开你,爹对不起你啊!”不觉鼻子一酸,泪水顺着腮颊淌下来……

第二天黎明,蒋典印抛妻别子,登上征程,向一八一师驻聊城金发。一路上,他放眼望去,那轻纱似的晓雾,笼罩着东平湖,给青山绿水蒙上了一层半透明的乳白色的纱幕,使鲁西南原野更增加了一种诱人的魅力。他似乎感到,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向他袭来。他放慢了脚步,到小溪边蹲下来,用手捧起小溪里的水深深地喝了一口。小溪里的水啊,是这样的清凉,这样甘甜!

石友三既想依附我党力量,摆脱蒋介石的控制,以保存个人实力,同时又摄于日军威力,认为抗战无望,有意投靠侵格者。在石友三控制下,一八一亦取观望态度。蒋典印遵照党“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首先积极做好下层官兵的教育争取工作。他广交朋友,同他们谈身世,叙家常,晓以民族文义,使他们了解到许多新奇的事情,懂得了不少革命的道理。他为人朴实,深得士兵的信任和爱戴。他们认为他有学问,说得入情人理,常常有人向他请教,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在此基础上,他又把目光转向上层人物。当时,蒋介石为加强对石友三部的控制,也派遣特务到该部活动。斗争十争尖锐。蒋典印灵活极动,沉着稳健,坚持着有理、有利、有节前斗争,取得了很大成效。石部曾多次和我军协同作战,这其中包含着蒋典印的极大努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寇加紧诱降和英美劝降的情况下,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投降活动日益猖獗起来。1940年初,蒋介石掀起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石友三则乘机勾结日寇,掉转枪口,武装进犯我抗日根据地。根据党中央指示和“集总”命令,宋任穷、程子华率部反击。为配合我军的反磨擦斗争,蒋典邱在官兵中强烈抨击石友兰的投降分裂阴谋,指出,“反共分裂,屈膝投降,是一条亡国灭种之路。只有团结抗战,才是我民族唯一的生路。”但正义的呼声并没有使石友三悬崖勒马。他双手举起屠刀,在他所部中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员。不幸,蒋典印被捕了。

敌人把辛辛典印关押在豫北内黄县城。也匪徒们为了逗他供出一八一师共产党的名单,对她施用了种种酷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匪徒们把他绑在老虎凳上,脚底下的砖越垫越高,痛得他大汗淋漓,直到昏迷过去。然后,泼凉水,待清醒后,又是一阵皮带抽打蒋典印遍体鳞伤,但丝毫没有动摇坚强的革命意志。敌人一无所获。

几天后,敌师长亲自出马,对蒋典印进行审讯。审讯室里,敌师长威严地端坐在太师椅上,卫兵持枪侍立,戒备森严,杀气腾腾。当匪徒们把浑身血迹的蒋典印带进审讯室的时候,敌师长满脸堆笑,起立相迎,并让卫兵看座倒茶。然后,慢条斯理地说,“信亭啊,咱们是老朋友了。我深知你的为人,你年轻,刚强,又有学问,前途无量哪l石司令很关心你,亲自来电指示,只要你不再干共产党的事,我们不会亏待你的。”

蒋典印哈哈大笑,说:“谢谢你们的关心。不过,所谓共产党的事,无非是抗日救国。当前,倭寇侵逼,民族危机,我华夏同胞,当与国土共存亡。师长要我不再抗日救国,不知何意?"

师长尴尬地说:“抗日救国么­­­­——当然不能不提,只是共产党图谋不轨,捣乱后方,目前尤需打击之!这是蒋委员长的旨令。你可要识清时务哟!”

蒋典印睨视了一眼敌师长,凛然说道:“此纯属汉奸论调!自抗战以来,深入敌后流血苦战者,乃共产党领导之八路军新四军也!力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者,乃共产党之全党同志也!即以印而论,印自来一八一师,所言,所行,无不抱定一个宗旨一一一切为着抗战。为抗战,印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共产党何负于国,何损于民?然而一些暗藏于抗战阵营中的投降分子,却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极尽造谣诬蔑之能事,明攻暗毁,无所不用其极!由此看来,抗战之危机,实不仅在敌伪之猖狂,尤在抗战阵线内部投降反共分子之逆施。”蒋典印略停顿…下,接着说道:“师长!过去,你曾跻身于抗战之列,现在,我倒要奉劝你识清时务,万不可追随石友三,去做民族败类,落个千古骂名!”

敌师长一阵阵脸红心跳,额头上直冒汗珠,楞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不谈这些,不谈这些!我问你,-八一师中的共产党员还有谁?你要如实讲来!不然,别怪我不讲情面!”

蒋典印自豪地回答:“共产党员么,多的是,至于名字,我只知道一个,蒋典印!”他向前逼近了几步,怒视着敌师长:“你们企图借我的口,把一八一师中的共产党员一网打尽,那是妄想!你们这些人,抗日是假,投降卖国是真!你们是一伙地地道道的汉奸卖国贼!"

敌师长震怒了,两眼射出凶狠的光,牙咬得格格响:“我看你是活够了!”

“不l抗日尚未成功,在有生之日,我还要为此奋斗!”

“既然不想死,就要说出你的同党!”

“我们共产党人不想死,但决不怕死!贪生怕死,卖国求荣,那是你们的勾当!”

敌师长突然从桌后猛地站起,用手狠击一下桌子,咬着牙嘶叫着:“拉出去,活埋!”

黄昏,天阴阴沉沉的。一辆囚车驶出内黄县城,突然停在一片荒野上。匪徒们把戴着镣铐的蒋典印从车上推下来,狞笑着说:“你就要在这里上西天了!”

几个匪徒迅速地挖了一个土坑。

蒋典印轻蔑地朝匪徒们看了看,脸上充满嘲笑,毅然朝坑边走去。

来到坑边,蒋典印朝下看看,大声说:“不行,太浅,我不能躺着死,我要站着死!”

匪徒们互相看了看,吃惊地望着蒋典印。

几个匪徒又拼命地挖了一阵子。

蒋典印努力挺直身子,朝故乡梁山方向,无限深情地望了望,毅然地跳下坑去···

这时,夜幕降临。天空,乌云翻滚,荒野,一片漆黑。风刮起来了。荒野上的荆棘、树木,在风中呼呼作响。好象是天空和大地,为这位年轻革命赤子的壮烈牺牲,同声唱起起了悲壮的挽歌……


〖打印〗 〖关闭窗口〗